主題講座

川普關稅將市場變戰場,誰能生還?

於 2025-04-22
13
次閱讀

川普關稅再起,全球市場從貿易競爭走向供應鏈戰爭。當市場變成戰場,企業該如何避免被清出局?從關稅風險、產地重構到去敏感化設計,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已悄然開打。現在不佈局,下一個倒下的可能就是你。

川普關稅已成企業不可忽視的戰略威脅

4月21日,由睿華國際管理顧問舉辦的線上講座《迎戰關稅:企業於反全球化浪潮下的挑戰與機會》,邀請睿華國際供應鏈顧問白宗城顧問深度解析川普2.0政策下的國際貿易變局。本次講座吸引來自製造、科技、採購與供應鏈管理等領域近百位企業中高階主管參與,現場聚焦三大主題:關稅政策再起的威脅、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壓力,以及企業應如何從風險中找出布局新機。

講座主題為「迎戰關稅!企業於反全球化浪潮下的挑戰與機會」,由白宗城顧問與吳天勝院長主講,解析川普2.0關稅政策對企業供應鏈的影響,並說明政府補助資源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活動時間為2025年4月21日,主辦單位為睿華國際與桃園市智慧產業學院。

供應鏈重構驅動力:從全球化到保護主義的全面轉變

全球供應鏈正從「成本導向」轉向「風險韌性導向」,背後驅動不僅是貿易障礙,更是結構性變革。以下為當前企業供應鏈策略必須正視的五大核心趨勢:

1️⃣ 貿易政策轉向保護主義

美國推動互惠關稅,對中國平均稅率已達19.3%;歐盟也以CBAM碳邊境稅建構新型綠色壁壘。聯合國UNCTAD預估,這類政策將導致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從2.8%下滑至2.3%。關稅不僅抬高成本,更改變供應地選擇邏輯。

2️⃣ 地緣政治升溫與技術管制升級

美中戰略競爭延伸至半導體與技術出口,供應鏈風險大增。美國透過《晶片法案》與EAR限制關鍵技術輸出至中國,也影響使用相關技術的企業。若未預先評估敏感項目,恐遭出口阻斷或訂單取消。企業須加快「去敏感化」設計,提升技術自主,以穩定市場佈局。

3️⃣ 全球區域經濟集團化

川普1.0以來已浮現「一個世界、兩套系統」格局,川普2.0可能進一步鞏固:美、加、日等組成「泛美集團」,中、俄、東協等為「泛中集團」。企業若未根據市場屬性進行供應鏈區域化設計,將面臨選邊壓力與失去市場的風險。

4️⃣ 疫情揭露集中風險與韌性不足

COVID-19揭示供應鏈過度集中之弱點。全球製造企業開始重視「分散式產能+備援採購」,導入雙來源策略與斷點預警工具。供應鏈韌性不再是備選項,而是生存關鍵。

5️⃣ 環保與ESG要求提高在地化比重

歐盟CBAM預計2026年全面實施,要求進口商品提交碳排資料並繳納碳稅。企業須強化碳足跡管理,並提高本地製造比重,以符合客戶ESG採購政策與各區環保法規。綠色供應鏈已成為跨國競爭新標準。

 

打造靈活模組化供應鏈:從應變走向戰略主導

川普2.0不只是政策變動的預測情境,更已實質促使企業全面思考供應鏈的戰略定位與彈性設計。在反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交錯影響下,企業若仍以傳統線性邏輯經營供應鏈,將難以應對未來的政策風險、市場割裂與關稅波動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從「製造效率」轉向「供應鏈敏捷度與風險管控能力」,這將決定企業能否存活於下一輪全球經濟秩序中。

一、靈活與模組化是供應鏈重組的核心原則

台灣企業應擺脫過去以「成本導向」為主的供應鏈佈局邏輯,改以模組化生產 + 區域配置為主幹。模組化設計可因應各地市場標準與關稅政策變動,實現在地生產與即時報價調整。搭配「70%本地化 + 30%彈性調配」的供應策略,有效提升應變速度與區域適應性。

二、從「市場分散」到「情境推演」:決策視角需升維

善用《經濟學人》提出的「Altasia」架構,布局亞洲替代市場(如印度、東協)。

成立供應鏈「戰情室」:整合跨部門團隊,針對各種突發政策、供應中斷或貿易壁壘,擬定至少3~5套劇本。

以數據模型預測可能情境,提升預判能力,減少損耗與錯誤決策。

三、強化自主能力與減依賴:技術與供應雙重布局

提高技術自主率,避免被美國EAR條款或歐盟技術出口限制影響。

採「雙來源/多供應商」模式降低風險,設計區域專屬BOM(物料清單),降低斷鏈風險。

四、供應鏈管理升級為企業的戰略核心

供應鏈將不再是單純作業流程,而是貫穿「風險識別→策略設計→營運執行」三階段的企業中樞。採購主管與資材部門需具備:

  • 整合戰略判讀與地緣趨勢能力
  • 引導內部跨部門資源整合能力
  • 管理外部政策/供應/技術風險的彈性調度能力

 

從彈性到韌性:勝出的不只是成本低者

在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的時代,勝出的不再是單一技術最強或成本最低的企業,而是那些能快速適應地緣與政策變化,並具備內部統合與外部應變能力的組織。供應鏈早已不只是應變工具,更是企業整合資源、預判風險、實現策略落地的「核心中樞」。

川普2.0不只是選舉事件,更是檢驗企業供應鏈是否升級成功的關鍵壓力測試。唯有打造「模組化+情境規劃+跨區域布局」三位一體的新型供應鏈策略,企業才能在多變的全球環境中穩住腳步、精準調整、成功突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