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對台灣企業的全面解析
CBAM是歐盟為應對氣候變遷提出的碳邊境調整機制,對臺灣企業將帶來成本增加和競爭壓力。企業應推進綠色轉型、加強國際合作、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因應,密切關注CBAM時程,把握新發展機遇。
主題講座 / 2023-11-30

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 「碳」正式有價化
2023年是人類邁入碳經濟的元年,碳成為企業未來十年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。可想而知,未來誰擁有碳權就等同擁有了話語權。為應對氣候變遷與市場趨勢,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將成立「碳交易平台」,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會共同出資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7日正式營運。「碳」的有價化,也代表「碳」將是影響企業獲利或負債的因素之一。
主題講座 / 2023-08-04

節約能源淨零碳排實務
工研院表示,我國未來十年減碳貢獻中,超過七成需仰賴能源密集度降低、碳抵減等方式,達到哥本哈根會議擬定目標。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,未來還要以「台電解體」作為減碳因應策略。
主題講座 / 2023-06-16

淨零碳排與低成本實務
自從工業革命以來,人為造成的廢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濃度明顯增加,20世紀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已增加0.6℃,海平面已上升0.1至0.2公尺,若再不採取任何防制措施,到了2100年將造成嚴重威脅......
主題講座 / 2023-02-24

數位經濟就是決策經濟
【本文作者 睿華國際 陳嘉琳 博士】進入大數據時代,企業應由以經驗導向,改為以「資料導向決策」,以「資料分析」為決策基礎,不要再以直覺或側重個人經驗為基礎的決策方式。
主題講座 / 2022-12-29

硬技術背後的軟實力
Peter Drucker:「當今的企業管理正面臨危機,其原因不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事,而是因為時代改變了,組織一直賴以為基礎的假設不再合乎現實了。」
主題講座 / 2022-12-03

《營運創新 數據驅動 - 轉型升級的核心是策略》
公司轉型到策略轉型,再到營運轉型,文化轉型,從Top-Down的推動轉型,如同齒輪間的咬合帶動,如何讓被動走向主動,打造自驅力的文化至關重要。
主題講座 / 2022-12-02

TPM全員生產管理 保持競爭的厚實力
藉由5S的養成為基礎進而延伸個別改善、設備自主保全的推動,精實的觀念進入,員工的心態觀念跟著改變,對應的機器設備也跟著改變,整個工廠生產的量與品質也就跟著提升了。
主題講座 / 2022-10-08